<
m9n3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漫步仙途 > 第218章
    谷饶道君虽然心里乐开花了,但到底没有忘记虞家这个麻烦。毕竟四家口头上都答应虞家了,这会儿再反悔面子上难免就有些不好看。谷饶道君话里话外把虞家的意思透漏给了李绗绣,李绗绣是何等聪明之人,当下就明白了谷饶道君的意思,以及虞家为什么会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有利可图呗。

    不过就算虞家打的算盘再精,李绗绣也只能对化靖道君在心里说声前辈抱歉了。提议让惠陵四家参与进天道碑试炼之事,是李家最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又能快速了清因果的事情。因此这个机会她绝对不会放过,也不会容许李家的利益受到损失。

    “虞前辈家深明大义,昭明深感佩服。只是这邪修之事终究是因我而起,李家也因为此事而深感愧疚。还请化靖前辈谅解,将此事交予李家处置吧。”李绗绣先是把虞家抬了一手,这是惯常使用的话术,先把对方捧起来,之后的话对方便不怎么好拒绝了。

    尤其李绗绣的话还处处为虞家考虑,言此事操心劳神不说,还要虞家四处奔波打点,实在辛苦,便让李家代劳即可。

    化靖道君听了这话心里能不憋屈吗?他都想跳起来骂娘了!可偏偏人家李绗绣的话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啊。这对于一等家族来说确实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一句话的功夫就能把事情办了。除非是一等家族之间意见不和,那才有得拖呢。眼下虞家除非能找别的一等家族拖延此事,不然眼下只能答应昭明尊者。

    可问题是有一等家族愿意为了虞家一口气得罪一个一等家族加上四个二等家族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对哪个一等家族来说都是亏本买卖,除非虞家现在立时能晋升为一等家族,否则一切免谈。而如果虞家真的有这个实力,那么化靖道君等人还用费尽心思以至于要拉拢杨家一同试探惠陵四家吗?

    所以结果在李绗绣开口的那一刻已经分明了,化靖道君除了答应下来,已经没有别的选项可以选择了。

    不仅是要答应下来,还不能让外人看出一丝一毫的不乐意来。化靖道君心里咬牙,面儿上却还要笑呵呵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件事便全凭小友家操持吧。”

    顺惢道君几人冷眼看着,没有一个人给化靖道君帮腔的。谁让虞家来惠陵的目的本就不纯,自然没有人愿意为了虞家而得罪李家。

    把这件事应承下来,李绗绣又主动提及了上官云和一事,“不知当日剿灭邪修,可有哪位前辈在场?其中一些微末细节,晚辈想要知晓,回去之后也好向老祖交代。”把李家老祖抬出来,其实也是为她自己做铺垫。真正想知道其中细节的,恐怕是她昭明尊者本人吧。

    祥安道君四人对视一眼,均有些尴尬,好巧不巧她们四人当时都留守在家族,未能参与到剿灭邪修的大事中去。

    顺惢道君灵机一动,当即笑道,“我家有几个小辈当时正好随侍在老祖身侧,其中情况定然知晓。”顺惢道君这话也不算错,当时白若渝确实跟在元静元君身旁,对当日的经历也算是铭记于心了。

    李绗绣果然顺势便道,“如此还请几位小友出来一见。”李绗绣对此事的关心程度远超顺惢道君几人的想象。但是话已经说到了这里,顺惢道君也只能派人去叫白若渝几人出来。

    而知道消息的一众小辈也跟着出来了,当初剿灭上官云和时众人也在场,不过没有白若渝看到地多罢了。

    知道李家来人的虞承翎心里隐约有些不安,好似什么事情脱离了预想的轨道。而杨褣珂面色未变,让人看不出来她心里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昨天才搬完家,前一段时间中暑加忙,实在没空儿更新呜呜呜~不过最近两天瓜也不少,作者菌这里应该没有被注意到嘿嘿~

    123 些许波折 ◇

    ◎……◎

    “晚辈拜见尊者。”

    白若渝一行人很快就出来了, 一群小辈整整齐齐给昭明尊者行礼。

    李绗绣虚扶了一把,“好好好,都是好孩子。”李绗绣的态度十分和蔼, 丝毫没有化神尊者的架子。

    到底因为天道碑的事情,惠陵四家很给李绗绣面子,顺惢道君替她又把话说了一遍。

    原来是想知道当初的具体情况……

    这个话题虞、杨两家就没什么参与度了,毕竟当初剿灭上官云和的行动中并没有两家的身影。不过两家对于邪修还是很感兴趣的, 上官云和纵横三千余年,总有些故事留下。

    白若渝与白瑾然对视一眼, 这是正主找上门儿来了。

    而舒漪、向秉恬等人的目光齐齐望向白若渝,如果要找一个人复述当日的情况,那就只有跟在元静元君身边的她最合适了。

    众人眼神交流片刻, 白若渝向前两步,站于众人之前,李绗绣的目光随之看向白若渝。

    “当日四家联合剿贼,于天谴峡谷探得邪修踪迹……”白若渝把当日的情景缓缓道来, 仿佛她现在就身处天谴峡谷之中似的。

    而李绗绣听着白若渝的叙述,不时点点头,最后问道, “能确定他是真的死了?”不怪昭明尊者有此一问,而是之前上官云和就曾多次诈死脱身,实在难缠。

    白若渝肯定道, “还请前辈放心, 此獠身死无疑,家中老祖当年曾见过此贼, 已经验明正身, 必然不会有差错。”这话里的意思就是, 您就算信不过我这个小辈,难道还信不过元静元君她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