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9n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53章:急于表现的小万历!打屁股即打脸
    转眼间,到了腊月。

    京师的冬,寒冷干燥,凛冽的北风如同一把把钝刀刮在人脸上。

    富贵者甚爱冬夜长,因夜娱活动丰富。

    贫困者深恶冬夜寒,因困于柴炭价高。

    所谓平民之家的“热炕头”,对大明底层百姓亦是一种奢侈。

    刨树根、剥树皮、薅干草取暖者,比比皆是。

    每场大雪后,京师郊外几乎都有冻死骨。

    近日。

    因顾月儿已有身孕,沈念几乎是放衙便回家。

    火盆、手炉、脚炉、汤婆子等取暖的器物都准备得甚是周全。

    负责发放柴炭的惜薪司早早就为各个衙门发放了木炭。

    检讨厅的众检讨发现。

    今冬的木炭尤为耐烧,烟少而不爆裂。

    沈念本以为是这一批木炭质量好。

    然因公事去了鸿胪寺、钦天监,却发现六七品官所在的公房,木炭皆是烟大不耐烧,与检讨厅去年的木炭一模一样。

    沈念瞬间明了,这定是冯保的安排。

    京师皇室与官衙开销甚大。

    朝廷向来秉持着“该省省,该花花,将更多的钱花在少数贵人身上”的原则。

    精炭耗钱量且少。

    检讨厅是因有沈念,木炭才变得好烧。

    这种区别性对待,弥散于京师官衙内的各种日常琐碎中。

    ……

    腊月初六,又至常朝。

    近四更天。

    沈念从床上坐起,然后走到一旁结霜的木窗前细细一瞧,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唉!昨晚铅云甚厚,本以为会下雪,没想到还是没下!”

    一旦下雪,今日便会免朝,沈念至少能多睡一个时辰。

    一旁。

    被窝里的顾月儿也缓缓坐起,温柔地说道:“还早呢,你再睡会儿,我让小桃为你做碗热汤!”

    沈念回到床前。

    双手轻轻按在顾月儿的肩膀上,让其躺下。

    “你歇着,我吩咐小桃去做。”

    “我没事儿,可以……”

    沈念用手指按在顾月儿的嘴上,道:“睡觉!”

    顾月儿的脸上露出两个可爱的梨涡,旋即闭上眼睛,沈念为其掖了掖被子,走出卧室。

    而此刻。

    乾清宫,小万历的寝宫内。

    一个小宦官隔着帘幕朝里面的小万历唤道:“陛下,该起床上朝了!陛下……陛下……”

    小万历缓缓睁开眼,道:“外面没下雪?”

    “没有,一片未落。”小宦官回答道。

    小万历皱眉道:“为朕更衣!”

    依照常例,只要落雪见地白,便可免朝。

    此刻的小万历正是贪睡的时候,昨晚睡前便盼着下雪免朝,没想到竟没下。

    这种天气,这个时刻,起床上朝完全是一种折磨。

    小万历磨叽了片刻,还是穿上衣服,吃罢早餐,奔向皇极殿。

    ……

    近五更,天色尚黑,皇极殿内外灯火通明。

    群臣齐聚大殿内。

    虽四周都设有炭盆,但由于地方太大,外加必须令空气流动,吹去炭味,还是有些冷。

    沈念作为起居注官,站于御座东南侧,距离最近的火盆不过一米距离,相对舒服。

    而站在后面的官员,若不多穿几件棉衣,保准儿冻得直哆嗦。

    一些官员甚至在怀里塞了好几个汤婆子。

    稍倾,暖房内。

    就在小万历准备走向前朝时,冯保朝其耳语了几句,他先是一愣,然后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很快,朝会开始。

    李太后垂帘于幕后,冯保伺候在左下侧。

    各个衙门的主官、主事,开始汇报事务。

    经上次的朔望朝会与一旬三朝之争后,常朝明显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虽还是以张居正为首。

    但政务处理更加公开化,许多官员对朝事的了解也增多了一些。

    相对太祖时期而言。

    当下的一月九朝,已是官员福报。

    ……

    约半个时辰后,议事完毕。

    就在沈念以为要退朝时,小万历突然起身,环顾下方。

    “朕怎么觉得今日常朝官员少了一些,鸿胪寺当值礼官何在,立即清查人数。”

    “是!”

    一名官员快步走出,然后与众锦衣卫开始查人。

    沈念看向下方,笃定缺人,且还是百人以上。

    大明官员,勤是勤,惰是惰,两极分化严重,有些官员知晓失朝无外乎是罚俸一个月,故而肆无忌惮。

    根本没将小万历上次的惩罚口谕放在心里。

    不多时。

    那名当值的鸿胪寺礼官便手拿书册,走到大殿中央。

    “启禀陛下,今日失朝者共计二百三十二人,其中,今早或以事或以病,向鸿胪寺请假者亦是二百三十二人。”

    小万历皱起眉头。

    “你可还记得朕在今年五月十六日的朝会上是如何说的?”

    那名礼官当即道:“日后常朝,有迟到者罚俸一月,每月迟到或请假两次以上者,杖责二十。”

    今日乃是初六,鲜有月初就请假者。

    首次请假,无外乎是罚俸一月,对一些官员而言,完全是九牛一毛。

    小万历的脸色沉了下来。

    “朕就是那么好糊弄吗?一日之间,以事以病失朝者竟达二百余人,他们的公务比上朝议政重要?是有天大的事情吗?他们的病是连站都站不起来吗?若真如此,朕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告老还乡了?”

    小万历的语气甚是严厉。

    这让一众官员都有些吃惊,此乃小万历第一次在常朝之上,大发雷霆。

    帘幕后的李太后则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心中喃喃道:“吾儿终于像个大人,有皇帝模样了!”

    小万历想了想,道:“命锦衣卫携吏部官员核查请事假者,命锦衣卫携太医院太医核查请病假者,若事假、病假不至于上不上朝,便以懒朝处理,杖责二十!”

    听到此话,下方官员都长呼一口气。

    幸亏来了!

    随即,小万历又补充道:“查明人数后,于初九常朝后,午门外杖责,百官观刑、百姓亦可观刑!”

    此话一出,百官都抬起头来。

    一直面色平静的张居正微微皱眉,瞥了一旁的冯保一眼。

    张居正一眼便看出,小万历今日大发雷霆,是想逐渐掌权,为日后亲政做准备。

    对此,张居正并不在意。

    他知晓小万历今年初开始便有了这个想法。

    他甚至很欣慰。

    一个皇帝想亲政才是正常的皇帝,若想修玄修道、或沉迷于其他奇技淫巧,那才糟糕了!

    当下的他,还不惧小万历夺权,因为大明没了他,还真无法运转。

    但张居正听到小万历说要在午门外杖责,且还要百官和百姓观刑,顿时有了不满。

    如此惩罚,有些过分了!

    官员失朝,确实该罚。

    若只是罚俸一月,杖责二十,也算可行。

    但在午门外杖责,还要百官与百姓观看,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惩罚了。

    无人观看的杖责二十,肯定是轻杖。

    看似打的是屁股,其实打的是脸,屁股大概率不会破皮。

    但若在午门外,百官、百姓观刑。

    那就不能蜻蜓点水地杖责了,不见血,百姓会讥讽朝廷法令儿戏。

    如此。

    屁股会很疼,脸会更加疼,因为是在百姓面前丢脸了。

    其他官员也都是这个想法,如此惩罚,有些太重了。

    但面对当下愤怒的小皇帝,无人敢站出。

    张居正之所以看向冯保,乃是觉得此种“朝会上彰显皇权威仪”的方式,定然来自冯保的教唆。

    张居正未曾立即站出来。

    他在等。

    等小皇帝那句:元辅,您以为如何?

    这时,次辅吕调阳忍不住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官员失朝固然有错,但不至于令百官与百姓观刑,如此将大损官威,甚至……甚至有些年龄大者,会……会被打死啊!”

    “打死便打死了!”

    小万历几乎脱口而出,然后连忙改口道:“朕的意思是,不重惩,一些官员总会有各种理由逾矩失朝!”

    沈念听到那句“打死便打死了”,重新打量起了小万历,觉得他有些可怕。

    此话非仁君之言。

    若他今日失朝,那岂不是也在“打死便打死了”之列。

    他也看了一眼冯保,觉得是后者将小万历教唆坏了,君王治国,怎能依照东厂和锦衣卫那套去做。

    君王以法令约束惩罚官员没有错,但若视官员之命如草芥,那就是昏聩之君了。

    顿时,整个大殿都变得安静下来。

    众官员们都仰着脸,仍旧在为小万历那句“打死便打死了”而惊诧。

    这一刻。

    所有官员都看出,小万历借今日官员失朝之事,是在急于展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如此做,是为了尽早掌权亲政。

    但劲头过猛了!

    今日之话,寒了无数官员的心。

    一些人看向张居正,此局唯有张居正可解。

    “咳咳……”

    李太后从官员们的表情里看出异样,知晓小万历说错话了,连忙咳嗽。

    小万历也意识到刚才话语有些冒失。

    他听到李太后咳嗽,立即条件反射地看向张居正,问道:“元辅,您如何看?”

    沈念也看向张居正,心道:这是个难题。

    此刻。

    张居正若将小万历之意完全推翻,那就是当着全朝官员的面儿打了小万历的脸。

    张居正大步走出。

    “臣以为,陛下的惩罚无错,装事装病失朝,确实应重惩!”

    “然今日天寒,有些老迈官员确实无体力上朝,臣恳请陛下,准入仕三十年以上官员于北镇抚司受刑,免于百官、百姓围观,以展现陛下隆恩浩荡!”

    入仕三十年,几乎都是五十五岁以上的老臣。

    若在人前受刑,外加天寒,很易丧命,还有一些爱面子的,打不死也容易被气死。

    张居正如此说,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小万历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刚才的他,心情忐忑,生怕张居正将他的命令全盘推翻。

    这一刻,他觉得,张居正还是有些惧怕他这个皇帝的。

    “就依元辅之意。”小万历说道。

    随即,便退朝了。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三人都黑着脸,官员们也都皱着眉头,各回衙门。

    ……

    翌日午后。

    锦衣卫统计出来了装病装事未朝的官员名单。

    共计七十五名。

    其中入仕三十年以上者,有二十三名。

    这意味着将有五十二名官员将在午门外,在一众官员、百姓的围观下被杖责二十。

    往死里打是不可能。

    但这个年估计是要趴在床上过了。

    沈念看到这个名单后,是绝对不相信有这么少的。

    可能是冯保收了钱。

    可能是张居正私下有了交待。

    也可能是李太后与小万历觉得如此做确实太过分,故而减免了一些失朝的重要官员。

    知晓将被杖责的官员们,纷纷上奏认错,请求轻惩,然常朝决定的事情,怎会轻易改动!

    他们的屁股疼定了,脸面丢定了。

    ……

    当日黄昏,沈念接到翰林学士马自强的通知。

    张居正要求:腊月初九午门外杖刑结束后,所有经筵日讲官聚于内阁议事,不得迟到。

    很显然。

    小万历常朝上这番冒失的举动,让张居正意识到小万历的教育已经出现了大问题。

    他动怒了!

    张居正不敢辱骂小万历,不敢令小万历跪祖宗。

    但联合一众经筵日讲官,为小万历增加一些仁君教育课,还是手到擒来的。

    ……

    而此刻,内阁值房。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三大阁老,都如想要吃人一般看向冯保。

    “三位阁老,陛下早起有起床气,见如此多官员失朝,且还是屡教不改,故而发怒,这……这绝对不是我教的啊!”

    “当下,让陛下亲政,那大明不是要乱套吗?可能是太后说陛下性格过于软弱,没有主见,陛下他才……”

    冯保将锅立即转移到李太后的身上,张居正三人显然是不敢去质问李太后的。

    “冯公公,我还是那句话,禁中之事以你为主,朝中政事皆可商量,但陛下之教育,全归经筵日讲官,其他人没有资格误教误导!”

    听到此话,冯保有些生气了。

    “张阁老,我在陛下面前尽职尽责多年,我会害陛下吗?你若觉得我恶意教唆了陛下,可请旨杀了我!”

    说罢,冯保甩袖离开。

    冯保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是因李太后在其背后撑腰,且张居正为了新政,绝对不会与他撕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