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日谍被抓回来了。
    是那个犹豫着要不要跑的家伙。犹豫就等于是送命。
    警卫连追出去几百米,就将它抓回来了。
    日谍被押解到张庸的面前。
    “小柳汰斗?”
    “是……”
    日谍老老实实的承认。
    辩驳没有意义。别人什么都知道。
    否认的结果,就是被各种刑罚。何必自讨苦吃呢?
    “其他两个?”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是自己人。但是不知道具体名字。”
    “行。我给你一个痛快。”
    张庸朝旁边的人努努嘴。示意给日谍一把刺刀。
    同时命令给日谍松开双手。但是双脚还捆绑着。
    好像他抓了那么多的日谍,还没有哪個日谍是当场切腹自杀的。说真的,他想要看看。
    旁边有战士将刺刀从枪口上卸下来,然后递给日谍。
    日谍犹犹豫豫的,没有接。
    周围的人于是看出来了,日谍根本没勇气切腹。
    你给它一颗手雷,或者是给它一把枪,可能它真的会自杀。但是刺刀嘛……
    “我给你换一把。”
    张庸非常贴心的拿出一把卡巴军刀。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这把刀可厉害了。非常锋利。非常坚韧。
    长度也是刚刚好。直达心脏。只要一刀,就能轻松结束自己的性命。
    当然,剖腹也是可以的。
    插入。横拉。
    呃,想想都不寒而栗。
    难怪日谍没有这样的勇气。太可怕了。
    东条英机自己都做不到。
    用手枪自杀,还故意没打中。可见求生欲之旺盛。
    日谍犹豫着,又没有接。
    于是,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了,日谍其实也怕死。
    它们连自杀都不敢。鄙视。懦夫。
    “报告!”
    第二个日谍被抓回来了。
    是那个张庸伸手一指,还没问名字就疯狂逃窜的那个。
    这个家伙横冲直撞的,到处制造混乱。结果,被人伸脚绊倒,然后就悲剧了。被打的鼻青脸肿的。
    如果不是要抓活的,估计已经被大卸八块了。
    纵然如此,这个日谍的双脚已经被打断。根本无需捆绑。反正是站不起来了。
    “刺刀。匕首。你选哪样?”张庸直截了当的问道。
    “八嘎!”日谍似乎很暴躁。
    “我给你机会切腹自尽。”张庸温声细语,“你自己了断。”
    “八嘎!”日谍继续暴躁的骂道。
    “松绑。”
    “是。”
    日谍的双手被松开。
    他的双脚已经被打断,根本不怕他逃窜的。
    “啊啊啊!”
    “八嘎……”
    日谍狂怒的挥舞着双手。
    张庸目不斜视。
    垃圾!
    别装啦!
    显得你很强吗?
    有勇气就切腹。
    连切腹都没有勇气,在这里咆哮有什么用?
    闭目养神。
    无动于衷。
    日谍:……
    咆哮一会儿,似乎累了。
    低头。
    沉默。
    没有拿刺刀,也没有拿匕首。
    下面集合的国军士兵都开始鄙视了。不是,你别装了。动手啊!
    刺刀和匕首都给伱准备好了,别挑三拣四了。一看就是没勇气。
    “要不要给你找个介错人?”
    “不要。”
    日谍下意识的抗拒。
    张庸于是撇撇嘴。玛德。浪费老子表情。
    还以为今天能够看到日寇剖腹谢罪的名场面呢。没想到,两个日谍都拒绝。
    八嘎!
    比我张庸还怕死!
    摆摆手。
    立刻有人将日谍拉下去。
    发现两个日谍都没有勇气自杀,众人都是鄙视。
    之前传言说日寇气势汹汹,悍不畏死,一个个都是不要命的主。现在看来,未必……
    自然而然的,大家的士气都有所提升。
    “人是谁抓的?上来领赏!”张庸站起来,大声宣布。
    全场立刻安静。
    好家伙,真的要发奖赏啊!
    但是……
    没有人上来。
    张庸:???
    这时候,有个上士站出来。立正。敬礼。
    “报告专员,人是我们大家一起抓的。不是某个人单独抓的。这个奖励……”
    “你们集体抓的?”
    “对。我们好几个人一起按住的。”
    “那派个代表上来,将大洋拿回去。然后自己商量着分。”
    “是。”
    那个上士大步上前来。
    张庸站起来。立正。敬礼。然后开始清点大洋。
    点了足足一百个。然后装入一个小布口袋里面。
    双手递给对方。
    上士双手接过。
    立正。敬礼。
    张庸也立正。还礼。
    “去吧!”
    “是。”
    上士转身去了。
    回到队伍中间。
    他身边的人都是变得雀跃起来。
    有人从小布口袋里面将大洋拿出来。放在嘴边舔了舔。两眼放光。
    真的是大洋啊!
    还是质量非常好的大洋。白花花的。几乎没有任何的杂色。一看就是上等品。
    比那些崭新的鹰洋,似乎纯度还高。
    确实,这些大洋都是之前张庸搅和的,是日寇自己铸造的。
    日寇的铸造水平还是很高的,铸造出来的大洋,质量都是极好的。于是,张庸也藏了一部分。
    “你们想不想要更多的大洋?”张庸大声问道。
    “想!”很多人回答。
    “想要大洋,就去杀日寇!杀一个日寇,奖励十个大洋!活捉一个日寇,奖励一百大洋!”
    “哇!”
    “我说到做到!只发大洋!不发纸币!”
    “哇!”
    下面的尖叫声顿时响彻云霄。
    欢呼的声浪是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是要将整个训练场都荡平。
    所有人都无法淡定了。
    这可是真金白金的奖励啊!谁不想要?
    “专员……”
    “专员……”
    就连唐建洲和姚云启也坐不住了。
    张庸这番话,刺激非常大。
    白花花的大洋,就摆在主席台上。太诱惑了。
    古时候有个什么故事来着?商鞅?城门立柱?现在有张专员主席台上堆大洋?
    “我一诺千金。保证兑现。”张庸缓缓的说道。
    他敢对天发誓。绝对说到做到。
    十个大洋,一头鬼子,超划算。
    整个淞沪战役,才消灭多少鬼子?几万?应该是不到十万。
    如果是一百万大洋能干死十万头鬼子,那他张庸就是砸锅卖铁,卖血,卖身,挖日寇祖坟都要凑出来!
    一千万大洋,干死一百万头鬼子。蒋某人也愿意和他一起卖血啊!
    哪怕是消灭日寇一个大队,那都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联队、师团什么的,就别想了。
    想要消灭日寇一个联队,至少得来一场大会战。还未必如愿。
    十四年抗战,在华夏战场,好像没有缴获一面日寇的联队旗?
    相对于太平洋战场,美帝一个一个岛屿的瓮中捉鳖,一个一个师团的干掉,确实是有点黯然失色。
    所以,张庸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就是集合一个师,消灭日寇一个大队。
    如果集合三个师,可以考虑围攻日寇一个联队。
    尽可能用十倍以上的兵力,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别人是高手,五倍兵力就能搞定。他是小人物。带的又是鱼腩部队。十打一比较有胜算。
    ……扯远了。
    还是猥琐发育吧!
    什么重武器都没有,打个卵卵……
    “报告!”
    这时候,第三个日谍被抓回来了。
    就是最开始跑的那个家伙。追兵反应慢了。费了老大劲才追上。
    没有捆绑。
    因为日谍的双手双脚都被打断了。
    追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才追上,谁会对日谍客气?自然是一顿暴揍。
    没有打死。能拖着回来。已经算日谍运气好。
    张庸歪头看着奄奄一息的日谍。好像没有询问的必要了?
    就算是给对方一把妖刀村正,对方估计也没办法切腹了。
    忽然心思一动。
    却是系统提醒装备栏有新物品。
    查看。
    发现是一把东洋刀。
    名字赫然就是妖刀村正。数量上限是99把。
    顿时愣住。
    不是……
    这样也行?
    直接配发99把妖刀村正?
    晕!
    你不如给我99把驳壳枪!
    或者99把马四环也行啊!
    下意识拿出来。
    不由自主的,悄悄倒吸一口冷气。
    系统好像来真的。
    真的是妖刀村正。
    或者说,质量比妖刀村正还要好!
    嗤!
    轻轻拔刀……
    顿时寒光闪烁,遍体生寒……
    擦!
    这是真家伙啊!
    才拉出来一点点,就感觉锋利的可怕!
    如果是全部拉出来,看一眼都心有余悸。如果是用来杀日寇,那绝对是一刀一个……
    “纳尼?”
    日谍忽然惊叫出声。
    却是它看到张庸手里的刀。惊愕无比。
    张庸看着日谍,缓缓的将刀刃拔出来。
    “我说!”
    “我说!”
    日谍忽然匍匐在地。
    张庸:???
    嗯?什么情况?
    这么快就招供了?不是,我还没试刀……
    哦。日谍是担心自己试刀?
    “你害怕什么?”
    “我……”
    “说。”
    “这是不祥之物。别,别,别……”
    “你害怕我用这把刀杀死你。然后你自己就无法去见天照大神?”
    “是,是,是……”
    日谍颤抖着回答。
    显然,它是真的畏惧这把妖刀村正。
    张庸暗暗的撇撇嘴。
    扯淡。
    什么妖刀村正!
    遇到我们华夏的大砍刀只有死!
    也就是日寇小国小民的,但凡有点拿得出手的,就吹嘘的不行。
    所谓的战国时代,也就是几个村落干架。
    最多是大一点的村落。
    不过,日谍既然被威慑,也是好事。
    “说吧。”
    “我,我,我是水母安排进来的……”
    “水母在哪里?”
    “就在城郊……”
    “哦?”
    张庸眼神一闪。
    意外收获啊!这家伙居然知道水母在哪里!
    还以为就是一个代号,对方不可能知道呢!
    “城郊哪里?”
    “我知道是在城郊。但是不知道名字。你们用马车带上我。我蒙着眼睛。可以逐渐找到。”
    “你确定?”
    “确定。但是,你们也要多带人。那边有很多人。都有武器。还有机枪。”
    “好!”
    张庸当即安排。
    转头看着唐建洲和姚云启。
    “调一个营。”
    “是。”
    “全副武装!”
    “是。”
    姚云启急忙去安排。
    唐建洲也是跃跃欲试。却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你跟着我。”
    “是。”
    唐建洲急忙答应。
    命令部队解散。同时集合一个步兵营。
    “来人。”
    “到!”
    “给57军部发报。”
    “是。”
    “以我的名义发报给57军部。从现在开始,第112师由我张庸直接指挥。”
    “是。”
    通讯参谋转身去了。
    张庸简单收拾。准备带着队伍出发。
    水母。
    郊外。
    很多人。
    有机枪。
    听起来就刺激。
    说不定是日谍的大据点。
    在过去几个月,日谍可能投放了不少资源。
    都是我的!
    都是我的!
    “滴滴!”
    “滴滴!”
    随着哨子响,一个营集合完毕。
    张庸扫了一眼。没发现迫击炮。
    只有机枪和步枪。那不行。没有迫击炮,无法攻坚。
    “你们师没有迫击炮?”
    “有。”
    “几门?”
    “六门。”
    “带上。”
    “但是没有炮弹……”
    “没有?”
    “之前都被调走了……”
    “带上!”
    张庸摆摆手。
    炮弹什么的。我有。多的是。
    连迫击炮都没有,怎么打仗?
    想起后世的某个画面。一个班,只有一把枪。其他全部都是筒子!
    现在筒子没有,迫击炮必须管够。
    “何英平!”
    “到!”
    “你也跟上!”
    “是。”
    张庸当然不会漏下骑兵连。
    在西北这样的地区,骑兵实在是太好用。不可或缺。
    可惜,107师和112师,都没有骑兵。只有代步的战马,还有就是通讯兵的战马。没有专业骑兵。
    “是。”
    “出发。”
    带着六门迫击炮。立刻出发。
    日谍只能指引大概的方向。它不知道具体的位置。
    出入的时候,都是被蒙面的。
    然而,大部分间谍,都有一些特殊的本事。哪怕是被蒙面,也能记得大概方位。
    《黎明之前》里面的那个秦佑天,就是依靠自己的记忆,成功复原了地下党的位置。最后导致地下党遭受重大损失。
    前进。
    郊区的房屋不多。
    大部分都是土坯房。屋顶都是茅草。
    很多土坯房都已经没有人居住。部分只剩下残垣断壁。少量保存完好。
    张庸放慢脚步,开始东张西望,到处寻找。
    忽然在一个土坯房外面站好。朝其他人招手。示意进去看看。
    几个士兵于是端枪进去。随即,又急匆匆的从里面跑出来了。
    惊讶。
    激动。
    “报告!发现很多弹药箱!”
    “什么弹药箱?”
    “就是,就是弹药箱,弹药……”
    “都搬出来。”
    “是。”
    一群人急忙动手。
    从土坯房里面搬出来好多的弹药箱。
    众人都是十分惊讶。
    弹药?
    里面居然有弹药?数量还那么多?
    最先搬出来的弹药箱,上面写着炮弹、6公厘等字样。繁体字。
    “炮弹?”
    “叫炮兵上来。拆开。”
    “是。”
    炮兵上来。将弹药箱撬开。
    果然,里面真的是迫击炮炮弹。60毫米的。一箱六发。
    “这是真的!”
    “这是真的!”
    炮兵们都是高兴坏了。
    他们一路上扛着空炮赶来,内心正嘀咕呢!
    没有炮弹,扛着空炮有什么用?
    没想到,这里就有炮弹!
    数量似乎还不少。
    初步清点。居然有十六箱。也就是96发炮弹!
    平均下来,六门迫击炮,每门能分配到16发!
    算是比较多了。
    “炮弹哪里来的?”唐建洲疑惑。
    “可能是日谍隐藏的。”张庸早就想好了答案,“他们经常干这事。”
    “什么?”
    “日寇所谋者大,在华夏各地,都有弹药储藏。为的就是以后打进来,可以随时补充弹药。”
    “什么?”
    唐建洲难以置信。
    张庸没有继续解释。剩下的自己体会。
    问就是日谍!
    一切都是日谍做的。
    除了炮弹,还有很多7.92毫米毛瑟步枪弹。
    总共是三十箱。每箱1000发。总共就是三万发。正好,给步兵营补充。
    本来携带的子弹数量就不多。但是三万发补充下去,数量就很充足了。
    “英平!”
    “到!”
    “跟我来!”
    “是!”
    张庸带着骑兵连,来到另外一个土坯房里面。
    里面也有他安排的弹药。也是毛瑟步枪弹。也是三十箱。足足三万发。算是送给骑兵连的酬劳。
    骑兵连使用的也是马四环步枪。子弹是通用的。
    “这么多?”
    何英平也是难以置信。
    三十箱子弹啊!都是他们最需要的!
    东北军入关以后,原来的奉天兵工厂什么的都放弃了。
    等于是没有了可靠的弹药补充。
    单纯依靠老蒋划拨,肯定是严重不足的。
    加上之前和红军作战,弹药消耗非常大,弹药严重不足。
    三万发子弹,也是能救命的。
    “以后还会有的。”张庸随口胡诌,“日谍的储备多的是。”
    日谍有没有,他是不清楚。
    但是,系统生产弹药的速度,却是非常快的。
    几乎是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能补充满。也就是99箱。每个型号都能补满。
    7.92毫米毛瑟步枪弹……
    7.7毫米英七七子弹……
    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
    7.72毫米春田步枪子弹……
    7.63毫米驳壳枪子弹……
    12.7毫米机枪子弹……
    还有各种型号的炮弹。小到20毫米,大到240毫米,应有尽有。
    感觉系统可能也是点错技能树了。
    弹药的生产速度超级恐怖。但是武器的生产就有点拉胯。满足不了需要。
    “走。”
    “是。”
    继续往前走。
    又找到一个土坯房。
    张庸伸手指了指。何英平立刻会意。
    当即派人进去搜查。很快就从里面搬出来三十箱7.63毫米驳壳枪子弹。
    “啊……”
    何英平十分高兴。
    这种驳壳枪子弹,也是他们急需的。
    华夏各地,遍地都是驳壳枪。对于弹药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然而,子弹的供应,始终是有限的。很多驳壳枪子弹,都是粗制滥造的。质量很差。存在哑火,或者炸膛的危险。
    但是,现在找到的这三十箱弹药,质量却是极好。像是原装进口的。
    “日寇生产的。质量还行。”张庸解释。
    没办法,只好将这个大功劳送给日寇了。
    就是日寇生产的。
    就是日谍隐藏的。
    你们如果不信,就是和日寇对质吧!
    前进。
    靠近日谍描述的区域。
    好像是一个村落。土坯房的数量很多。居民却不多。
    下马。步行前进。
    出现一个红点、两个、三个、四个……
    发现武器标志。
    发现电台标志。
    哦……
    果然是日谍的大据点啊!
    来对地方了!
    【未完待续】